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推出的 “关爱好人榜”5月名单揭晓
此次上榜 共15人
1
徐仲友
牌头镇新乐一村村民。前不久,91岁的他向村级关爱基金捐款8800元。早在2018年,徐仲友老人就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10万元,这笔巨款是他退休后到杭州工地做保安积攒起来的钱,也是他大半辈子的积蓄。
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村里不少人,也由此带动了村内其他党员的捐款热情。老人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勤俭是立身之本,奉献是为人之责”。
2
吴郭华
次坞镇吴高坞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作为一名村干部,吴郭华本人率先参与村级关爱基金建设。
今年初,他拿出6000余元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以及12位家庭困难的村民参保“越惠保”。3月5日全村党员大会上,他又带头为村小棉袄关爱基金捐款20万元。他的积极募捐,为小棉袄关爱基金发展壮大打下扎实的基础。十年村务工作中,平时省吃俭用的他在民生工程上从不吝啬,2011年,他捐款47.6万元为全村7公里长的道路安装路灯;2020年,他再次捐款5.4万元,用于全村路灯维护和保养。
3
杨祝根
山下湖镇新桔城村村民。他生前非常关心村关爱基金建设,临终前,特地嘱咐大儿子杨勇,要践行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并把个人银行存款10360.72元全部捐给村关爱基金,去帮助更多的人。
一直以来,杨祝根都是个非常热心肠的人,被村民称呼为“倒背电筒”。村民有什么事,都会找他帮忙。每次,他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杨祝根的言传身教,也给三个儿子树立了好榜样。2019年,大儿子杨勇也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1万元。
4
劳华英
陶朱街道联合村宣传文化员。她积极推动村民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号召村民广泛参与邻里互助爱心捐、移风易俗爱心捐等活动。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120多人次参加爱心基金捐款,爱心捐款达到27万元。
她还动员家庭成员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个人捐款2000元的同时,丈夫、儿子和儿媳也捐了4万余元。她还积极做好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第一时间上门做村里村民的思想工作,成为了联合村移风易俗、关爱基金“一加一减”工作的有力推动者。目前,联合村移风易俗捐款户数突破40户。
5
王永全
枫桥镇栎桥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自2018年10月村级关爱基金成立以来,他累计捐款2万元。同时,积极探索关爱基金捐款途径多样化、常态化。结合文艺演出、乡贤恳谈会等形式,多途径募得爱心款20多万元。目前,栎桥村共有1000多人次参与关爱基金捐款,共计收到捐款50余万元。
在组织募捐的同时,王永全也认真摸排“三重一好”关爱对象,使有需要的群众感受到温暖,该奖励的群众感受到鼓舞,真正将关爱基金用到实处。他常说:“关爱基金是惠民的实事,我们要组织好、用好,才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6
宣光华
璜山镇开三村村委会副主任、关爱网格员。2019年起,他每年向村级关爱基金捐款3000元,并常态化走访网格内重点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网格内有孤寡老人,他与志愿者一起送去节日慰问;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他时常上门看望照顾、帮忙配药;网格内有志愿服务活动,他总是冲锋在前、积极带头。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实践,将关爱温情送进网格内的家家户户。
7
许学锋
安华镇球山村党总支书记。在村级关爱基金“建管用”中,他主动出谋划策、组织实施,关爱基金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近年来,因村内电气化铁路改造的多余用地得到了义乌等周边地区企业的青睐,57家企业相继落户球山村。
村级关爱基金成立后,许学锋利用这一优势,带领村两委干部逐一走访、发动企业捐款。成立仪式上,他本人带头认捐6000元,企业捐款热情高涨,关爱基金现场认捐达20万元,总额突破45万元。
8
张罗
姚江镇紫草坞村村民。一直以来,张罗在村里都有着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好口碑,周边村民有困难,她总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
2019年3月, 张罗得知村里有了“小布衫”关爱基金后,72岁的她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生活费和子女给的零花钱5000元,捐给关爱基金。“我年纪这么大了,也不用这么多钱,还是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张罗说。而这5000元,全部用于紫草坞村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 今年2月,已搬到城里居住的张罗又委托儿子给村级关爱基金带来3000元,表示去年因疫情原因未能成行,今年要补上。
6月6日,张罗因病去世,家人积极移风易俗号召,不大操大办,将丧事桌数减少到5桌。
9
宣宗濂
浬浦镇上周坞村乡风文明理事会会长,诸暨市恒丰塑料有限公司负责人。
宣宗濂一直热心村文明实践建设,作为关爱基金的发起人之一,宣宗濂已累计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4万元,并为村里2户因病致贫家庭和一户特殊意外事故家庭专项捐款4万余元。在自身带头做好捐款的同时,宣宗濂还发动家里两个出嫁女儿也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2万元。
10
楼方标
东白湖镇小东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2019年,他发动成立小东村关爱基金,并组织制定了章程,除了落实“三重一好”关爱行动外,还将村民因病自负金额超5000元的部分纳入补助。在他的动员下,当年,关爱基金累计捐款20余万元,群众捐款参与率达到75%。
今年,他通过走访乡贤,宣传发动,得到乡贤吕小奎等人的大力支持,关爱基金累计金额达40余万元。成立至今,关爱基金累计支出10万余元,受惠人群达82人次。
11
赵献平
五泄镇十四都村村民。赵献平是一名普通村民,但一直积极投身尊老爱幼、奉献爱心等公益志愿活动。
一次朋友聚会上, 赵献平得知村里正在组织关心关爱基金捐助活动,钱主要用于村内低保户、困难、生病群众等弱势群体,她二话不说当场就捐了2万元到村级关爱基金。
12
周仕才
岭北镇岭北周社区乡贤。今年春节,他为村级关爱基金捐款5万元。逢年过节,还会对特困户进行慰问。他关心老年人生活及下一代成长,给居家养老中心捐助10万元,给镇中心小学重建捐款30万元,镇初中重建捐款1万元。
同时,他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村里其他乡贤一同发挥正能量,在敦睦乡谊、服务乡亲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3
陈超
同山镇丽坞底村党员。自村级关爱基金成立以来,陈超主动向捐款3万元,同时也积极参与各项捐款动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疫情期间,他带头向丽坞底村捐赠价值1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并缴纳特殊党费5000元。
14
宣利勇
赵家镇宣家山村人。他积极支持村级关爱基金建设,累计捐款达3.5万元。
“80后”的他向来热爱公益事业,只要村里有需要,他必慷慨解囊,多次向村捐空调、电视机、活动设备等,每年春节还会慰问村里困难户。村里建设文化礼堂,他第一时间捐款5万元。
15
任国大
应店街镇应店街社区村民。作为乡风文明理事会副会长,社区里的红白喜事他都第一时间到场,动员群众积极践行移风易俗。
任国大心脏装有多个支架,妻子也长期卧床,但他一直热心村级关爱基金工作,广泛发动党员群众、乡贤企业参与捐款,并主动捐款1000元。目前,应店街社区党员捐款率已达100%,基金总额列应店街镇前列。
除此之外,任国大还牵头成立应店街镇戏曲志愿队,个人出资5万元,购买调音设备、戏服等,义务下村演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他还积极助力新农村建设,出资1万多元购买苗木,绿化应店街至宣顺两旁公路,并每年花费三千多元派人护理,直至去年公交护栏建立。
来源:诸暨日报
编辑:陈少薇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